狗貓蟾蜍中毒的臨床症狀診斷和治療
盤古蟾蜍Bufo
bankorensis
(Barbour, 1908) 黒框蟾蜍Duttaphrynus
melanosticus
(Schneider, 1799)
盤古蟾蜍
•特徵:
大形,♂6-10cm, ♀6-11cm,有耳後腺可分泌毒液,體色變化很大,從黃褐色、紅褐色到灰黑色都有,皮膚粗糙、散佈突起的疙瘩,有些個體有背中線。
•出現棲地:
平地到高山廣泛分佈,經常出現在草地、水溝、登山步道、路燈下或住家旁等處,平時棲身陸地,繁殖期遷到水池或溪流。
•繁殖與行為:
繁殖期從9月到隔年3月,尤其秋季經常可以見到水池、溪流中到處都是泡在水中的盤古蟾蜍,它們在此求偶、產卵進行繁殖。卵粒黑色,位於雙排的長型卵串中,可長達10公尺以上,一次可產四千顆以上的卵粒。雄蟾很少鳴叫,只有在被其他雄蟾誤抱時,才會發出「勾、勾」的釋放叫聲。蝌蚪黑色,有毒。
黑眶蟾蜍
•特徵:
中型,♀5∼8cm、♂5∼6cm。有耳後腺,眼睛周圍有黑眶;體色變異大,有灰黑色、黑褐色或黃褐色,皮膚粗糙,除頭頂外都滿佈疣粒;指(趾)端黑色,看起來像擦了黑色指甲油。
•出現棲地:
平地及低海拔地區廣泛分佈。平常棲息於陸地,繁殖期遷移到水域。
•繁殖與行為:
繁殖期為春天和夏天。常群聚於水池,持續發出很急促、鳴聲響亮的「咯咯咯咯咯咯…」聲,這是雄蛙求偶叫聲。所產之卵為雙行排列之長行卵串;蝌蚪為棕黑色,有毒。
毒素為蟾蜍腮腺分泌,其中含有兒茶酚胺、吲哚烷基氨、洋地黃糖苷 Digoxin;毒素作用於副交感神經系統及心臟。盤古蟾蜍毒素有致命風險,最快15分鐘內死亡。
一般而言,其卵、耳下腺及皮膚(疣狀突起之皮脂腺)有毒,蟾蜍毒大致可分為:
1)類強心配醣體之毒性(Bufagins)。
2)升壓作用之毒性(Catecholamines),此毒素經由口服,在腸胃道內很快被破壞,故吸收後不易有毒性作用。
3)幻覺作用之毒性 (Indolealkylamines)。心臟毒性吸收較差,其他毒性吸收較快,常於一小時內出現中毒症狀。
臨床症狀:中毒動物甩頭、興奮、尖叫、乾嘔、嘔吐、大量流涎,因疼痛而搔抓口腔周圍為最初的中毒症狀;口腔黏膜呈磚紅色,呼吸困難;明顯的心室震顫性心律不整之後出現抽搐、虛脫、嚴重癲癇者甚至死亡;體溫可能升高,易感犬易患繼發性中暑;血鉀可能升高。
診斷:血液生化、尿液檢查、電解質檢查、血壓和心律檢查。
治療:
•用大量水沖洗口腔,除去毒物;或者口服活性碳或cholestyramine,以減少腸道之繼續吸收。
•嚴重的癲癇需要鎮靜藥物diazepam,phenobarbital ,Pentobarbital 。
•盤古蟾蜍毒素具有致死性,因此中毒發生後應迅速監測心臟功能狀態;對於心動過緩、傳導阻滯及其他類洋地黃效能有緩解作用;心律失常可服用Propranolol普奈洛爾(心得安)緩解,PO,IV;Lidocaine IV;Amiodarone IV;Verapamil 。
•首先治療繼發性中暑配合0.95% Saline輸液治療;Atropine阿托品,緩解流涎,Metoclopramide ;Ranitidine ;進行冷水浴,控制體溫升高。
•若是發紺呼吸困難則給于氧氣治療 3L/min。
•多白血球症 Batyril ,Metronidazol 。
•腎衰竭 Furosemide 。
•高血鉀 Insulin或 NaHCO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