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生物技術診斷的優勢   台灣基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傳統的疾病診斷需要根據臨床症狀加上生化檢驗加以判斷,而對於傳染性疾病則常需自檢體取樣作細菌或病毒培養後再進行各項生化分析,往往耗時良久,因此對病情的改善或防止疫情擴散幫助不大。
現代分子生物技術的進展提供了更快速、簡便也更靈敏的檢測方法;其中,聚合酶連鎖反應技術(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已廣泛應用於臨床醫學之診斷並逐漸取代傳統診斷的方法。其原理是藉由具有專一性的引子(specific primer),以待測檢體核酸為模板(DNA template),經由DNA聚合酶(DNA polymerase)將欲檢測基因之特定DNA片段大量複製,使其在電泳分析時很容易的被偵測到。因此可將一些不易以傳統方法偵測的潛伏感染性病毒、或難以培養的病原體檢測出來。目前PCR的技術在人體醫療方面已被廣泛的應用,如愛滋病病毒HIV、人類乳突病毒HPV等各種病毒的檢測,甚至許多新生兒的先天性遺傳疾病也都是利用這種方法進行篩檢。
在寵物醫療的部份,此類技術已在許多國內外獸醫師所採用,並認為是具有較高準確性及高敏感度的診斷輔助工具;以犬的血液寄生蟲為例,這些疾病在傳統的診斷方式為血液抹片,但在犬隻的血液抹片中不易找到有寄生蟲寄生的血球,且藉由血液抹片染色來觀察是否有疾病原的方式,往往準確性較差外也易受感染蟲體數及獸醫師的經驗所影響,然而患有這些疾病的犬隻卻可能因此最後併發多重器官衰竭,造成幾天之內死亡;故能夠利用快速且準確的方法加以診斷,是相當重要的。 今提供下列可供診斷疾病的簡介:

犬貓疾病簡介

疾病名:犬焦蟲病 /吉布松氏焦蟲病 (Babesia canis /Babesia gibsoni)
感染種別:犬科
疾病原:焦蟲
疾病簡介:
焦蟲(Babesia,是一種血液寄生蟲。該寄生蟲有相當多的種類,主要感染血液中的紅血球。在台灣,又以下列兩型最為常見:犬焦蟲(Babesia canis)、吉布松氏焦蟲(Babesia gibosni)。發病的原因:焦蟲症主要感染的途徑包含壁虱叮咬、輸血感染及經由胎盤感染給胎兒等。其中又以璧虱叮咬佔的比例最高。疾病的潛伏期約在兩星期左右,不過也有不少的狗狗潛伏期達幾個月甚至幾年等。臨床症狀:因為蟲體寄生在紅血球上,會造成紅血球的破壞而導致貧血。此外,也會造成其他器官的影響,如神經性的無力、腎炎或腎衰竭及肝炎等。臨床上常發現無力、食慾不振、黏膜蒼白、黃膽等。此外,血液中血小板會大量減少,白血球可能會增加或是減少,或是有腎衰竭的情況產生。

疾病名:犬艾利希體症-犬型、馬型、血小板(Ehrlichia canis -canis、equi、platys)
感染種別:犬科
疾病原:立克次體
疾病簡介:
為一種由壁蝨叮咬所引起之犬血液病。最早的報告為1935年 Donatien及 Lesguard在非洲的阿爾及利亞發表。此病曾於1968年越戰時於美軍軍犬發生大流行。本島亦於近年來由於流浪犬問題而有相對增加的趨勢,值得重視。本病在某些犬種會造成較為嚴重的病徵。如果與其他的血液寄生蟲共同感染(如犬焦蟲Babesia canis),其病況較單獨感染時更嚴重。本病多發生於晚夏及初秋,但於熱、溫帶地區幾乎每固月都有病例,即使在沒有壁蝨出現的季節亦有發生的報告。犬感染到艾利希體後,常可於單核球及淋巴球發現質內包涵體,然而某些品系之犬艾利希體卻寄生於嗜中性球及嗜酸性球中。其包涵體呈桑椹形。但寄生數量少時,於末稍血液抹片中常無法發現。包涵體發育情形為基本體→初期體→桑椹體→成熟的有機包涵體。本病潛伏期約 10~14天,大多數病犬第一病症為發高熱,此現象常於感染後第12天發生。部份犬隻有雙相性發熱反應 (Biphasic febric reaction)。初期有1~2天體溫在40℃以上而後降低,數天後另一波高熱發生,較初期更嚴重許多病犬持續發熱達一週以上,此時的體溫高達41℃以上。另外尚有體重喪失、食慾不振、精神沈鬱及可視粘膜蒼白顯示的貧血現象。部分病犬有漿液性的鼻汁及眼分泌物、結膜炎、淋巴腫大等。若出現鼻出血,病犬常在數天內死亡,此情形目前已少見。

疾病名:犬血巴東體症(Haemobartonella canis)
感染種別:犬科
疾病原:立克次體
疾病簡介:
寄生於犬,病原體0.2~0.6μ,球狀、桿狀或核桃狀,於紅血球之凹盤中。正常犬隻之紅血球偶可見到,但不具病原性,常呈良性或不顯性感染,除非進行至脾臟,始引起貧血、消瘦、厭食。仔犬最具感受性。病原體與 H.felis 不同處為排列較長,常見長鏈橫跨整個紅血球,電顯下可見本病原體乃是附著於紅血球的表面。

疾病名:犬心絲蟲症(Canine Dirofilariasis)
感染種別:犬科
疾病原:絲蟲
疾病簡介:
心絲蟲的學名為 Dirofilaria immitis,是一種以犬科動物為宿主,成蟲生活在動物心臟及其周圍血管的寄生蟲。主要是藉由蚊子來傳播,是台灣目前相當重要的犬隻疾病之一。心絲蟲的生活周期約為 6 - 7 個月,也就是說一隻心絲蟲從剛孵出來到變為成蟲寄宿於動物的心臟血管內需花費近半年的時間。心絲蟲一旦發育成熟,變為具有繁殖能力的成蟲後,則可在動物體內存活相當久的時間。就以與人最親近的狗和貓為例:心絲蟲成蟲可在狗體內存活 9 年,而在貓體內則約 2 年(因為貓並不是心絲蟲的正常宿主,所以牠在貓體內存活的時間較短)。 由於心絲蟲最後的寄居處是狗狗的右心室及其附近血管,所以牠引起的症狀自然與心肺功能有關,包括:運動一下就累了、呼吸不順容易喘、咳嗽、咳血、胃口不好、精神變差、貧血、體重減輕……等等。除此之外,心絲蟲對狗的免疫系統來說, 是一個外來異物,因此蟲體的存在也會引起一些免疫反應,包括:血管炎、肺炎等。假如感染的蟲數較多的話,則蟲就容易堵住肺臟血管,導致狗兒暴斃。犬心絲蟲症是由犬心絲蟲成蟲(Dirofilaria immitis)寄生於右心室及肺動脈所引起,而導致患犬出現精神不振、食慾不佳、咳嗽、呼吸因難、咳血、運動耐力降低、充血性心衰竭和整個身體狀況下降,嚴重者造成心臟血管疾病,甚至造成死亡。本症經由蚊子的叮咬而在健康犬與患犬之間傳播,其幼蟲在犬隻體內約4~6個發育為成蟲並繁殖幼絲蟲於循環血液中,而開始危害犬隻。目前台灣地區感染率約30%~60%。

疾病名:萊姆疏螺旋體病 (萊姆症) Lyme burgdorferi (Canine Lyme Disease)
感染種別:犬科
疾病原:螺旋菌
疾病簡介:
萊姆疏螺旋體病也稱萊姆病,由伯氏疏螺旋體Borrelia Burgdorferi所引起之人畜共通傳染病,經由壁蝨所傳染,壁蝨是一種噬血性寄生蟲,帶有伯氏疏螺旋體之壁蝨經由叮咬哺乳動物過程而傳染此病,犬、貓、牛、羊、馬、鹿、鳥類及人類等均可能被感染此病,伯氏疏螺旋體感哺乳類動物,會引起體內釋放干擾素,此種機轉會破壞許多不同的細胞與器官,且導致發疹,紅腫和關節發炎等現象,更有許多嚴重的致病機轉。 病犬有下列常見症狀∼急性感染:發燒、食慾不振、昏睡、淋巴腺腫大、突發性僵硬、跛行、疼痛。 慢性感染:反復性間接性非糜爛性關節炎、皮膚紅斑、出血、完全心導阻斷、絲球體腎炎、腎小管損傷、心肌炎。常會造成狗狗關節炎、跛行、精神食慾不振。臨床症狀狗狗感染萊姆病的症狀包含關節炎、突然的劇痛、跛行、發燒、昏睡及食慾不振等等。嚴重的感染還可能影響腦部、心臟及腎臟。若是人類不幸感染的話,嚴重時也會有致命的可能性。

疾病名:犬小病毒腸炎(Canine Parvoviral Enteritis)
感染種別:犬科
疾病原:DNA Virus
疾病簡介:
本病自1978年發生,迄今傳播已遍及全世界,是近年來台灣地區最常見、發病致死率很高的犬之急性病毒性傳染病。病原是一種犬小病毒由含病毒污染糞便經口感染。本病毒在自然環境中耐活力很強,故對犬隻之感染力特別大,如果沒有打預防針或無足夠抗體之犬是很容易感染的。臨床症狀為發燒、食慾廢絕、精神不振、持續性嘔吐及下痢、腸管粘膜出血、排出惡臭味血便、白血球下降、脫水、腹痛,症狀出現後常於3─5天內死亡。本病毒主要侵害胃腸消化道也會併發心肌炎而突然死掉。 患病犬應儘早送醫治療,否則常因急性脫水、休克而死亡。本病目前沒有特效藥,須以點滴輸液療法,補充電解質水份,來維持生機及控制症狀,支持療法等。一般要5─7日的連續治療,才可耐過,約2─4星期的調養期才能復原。

疾病名:犬瘟熱(Canine Distemper)
感染種別:犬科
疾病原:RNA Virus
疾病簡介:
犬瘟熱俗稱(麻疹)。犬瘟熱是狗的急性病毒性傳染病,其病原為morbillivirus。主要發生幼犬,流行全世界尤其是都市。以侵害狗的呼吸道、消化道、皮膚及神經系統。幼犬及未打預防針、或無足夠抗體的犬隻極易感染。本病是一種死亡率很高的傳染病,病毒存在於發病犬的分泌物中,經由空氣傳播和接觸傳染。常見症狀為發燒、無食慾、精神不振、咳嗽、打噴嚏、鼻乾、流鼻涕、流眼淚、怕光,眼鼻分泌物由透明水狀轉變為黃色粘狀分泌物,會併發嘔吐、下痢 、血便及支氣管炎、肺炎,體重下降到最後病毒侵入神經系統,此時患犬因腦炎、脊髓炎而出現步態不穩、抽筋等神經症狀。本病無特效藥,病期約7─2l天,如果耐過沒死亡則常會有神經症狀的後遺症,如:歪頭、不自主抖動、行動失調等。

疾病名:貓弓蟲症(Feline Toxoplasmosis)
感染種別:貓科
疾病原:原蟲性寄生蟲
疾病簡介:
由Toxoplasma gondii原蟲感染而造成,蟲卵隨病貓之糞便排出,經飲食、接觸而感染其他動物。病原會侵害各種器官,包括心臟、骨骼肌及腦而引發腦膜炎、脊髓炎、心肌炎與肺炎等。此外,本病亦可經由孕婦傳染給胎兒而造成死產、流產、胎兒畸型或生後智能不足、脈絡膜視網膜炎等後遺症,為一種極為重要的人畜共通傳染病。貓通常為無症狀感染,也可能出現發燒、下痢、呼吸困難、淋巴結腫大,甚至死亡。

疾病名:貓血巴東體病(Haemobartonella felis)
感染種別:貓科
疾病原:立克次體
疾病簡介:寄生於貓之紅血球表面,引起溶血性貧血,造成急性或慢性的貧血、黃疸、虛弱、發燒的問題。常發生於免疫機制受到抑制者,例如感染到貓白血病病毒者(FeLV)。在紅血球中為單一、成雙或 3~5個成堆,或排列成短鏈狀。

感染性疾病:貓心絲蟲症(Feline Dirofilariasis)
感染種別:貓科
疾病原:絲蟲
疾病簡介:
由心絲蟲 (Dirofilaria immitis)感染,經由蚊子或跳蚤為傳染媒介,成蟲寄生於右心室及肺動脈,貓的臨床症狀不如犬隻明顯,但因貓對蟲體死後所釋放的蛋白質有過敏反應,且死後之蟲體易於貓的心臟及血管形成血栓,造成休克死亡,故不建議殺成蟲,最好能每月給予貓心絲蟲預防藥口服,以殺幼蟲防止其發育成成蟲。

疾病名:貓萊姆病(Feline Lyme Disease)
感染種別:貓科
疾病原:螺旋菌
疾病簡介:
由Ixodexs屬之壁蝨為媒介,叮咬人畜,傳播疏螺旋體細菌 (Borrelia burgdorferi)。主由針頭大小的深棕色的鹿壁蝨的蛹傳播,其他壁蝨亦會傳播,少數由成蟲為媒介。一 般而言,被壁蝨叮咬達24小時才發生感染。野生動物及鳥類為無症狀感染,而人、犬、貓、馬及牛等感染,初期症狀易與其他疾病混淆。動物之臨床症狀為出疹子、發燒、關節腫痛及淋巴結腫大。病況隨時間而日益嚴重,出現心臟、腦及關節異常,最常見為關節腫大跛行。 人的臨床症狀為出現類感冒症狀、特異性慢性游走性紅斑、心律不整或心肌炎、關節炎及偶發神經異常,如記憶力減退、麻痺及眼部異常。預防:定期使用驅壁蝨之蚤不到噴劑。劑量為3-6ml/kg,視毛髮長短而定。如見貓身上有壁蝨,須以鑷子小心將蟲體取下並放乞有酒精的容器中,千萬不可赤手拔除。

疾病名:貓冠狀病毒感染(Feline Coronavirus Infection)
感染種別:貓科
疾病原:RNA virus
疾病簡介:
據美國研究報告顯示:本病毒於貓群中的感染非常普遍(25~80%),而真正發病率約為5~10%。病毒可長期潛伏在體內達數年之久,且可能會導致成至死性極高的貓傳染性腹膜炎(Feline Infectious Peritonitis; FIP);本病依其病型可分為濕性型(滲出型)與乾性型(非滲出型)二種:1. 濕性型:病貓食慾減退、體重減輕、身形日漸消瘦、發燒,經1~6週後,腹部明顯隆起、積存大量腹水,並有黃疸、貧血、下痢等症狀出現。其腹水為透明、淡黃色或淡褐色的黏稠液體,接觸到空氣則會凝固成膠質狀;約有20%的病例會同時出現胸水與腹水的症狀。2. 乾性型:此病型一樣會有長期發燒、體重減輕、逐漸耗弱的臨床表現,但不會出現腹水,且因病毒所侵襲器官之不同而有各種型式的臨床症狀出現。常見因神經系統受其感染而引發眼球震顫、斜頸、共濟失調、性格改變、麻痺等神經症狀;或是角膜混濁、眼前房液出血、虹膜睫狀體炎等眼睛病變。

遺傳性疾病:貓體顯性多囊性腎病(Autosomal dominant polycystic kidney disease;ADPKD/PKD)
主要發病對象:波斯貓相關品系貓隻
疾病簡介:
體顯性多囊性腎疾病 (AD-PKD)是一種遺傳性的腎疾病.。最早發現於波斯猫(Persians)和波斯猫雜交 (Persian-related cats)的貓中。體顯性多囊性腎疾病(PKD)會造成充水的腎囊泡生成,最後常導致腎衰竭。多囊性腎疾病(PKD)是一種慢性病,所以早期並不會發病。由於是一種遺傳性的疾病,所以帶有此疾病基因的幼貓,一出生其囊泡便會生成。隨著貓隻年齡增加,這些囊泡也會變大,進而影響腎功能的正常運作,最後可能導致腎衰竭而死亡。

犬貓疾病原檢測


 


 

犬貓心臟疾病生物指數檢測

犬貓心臟照護篩檢介紹

犬貓心臟病的發生率高達15%以上,由於時代演進、社會變遷,轉眼間原本屬功能性動物的犬貓一躍而成為家庭重要的一份子,在人類對寵物的生活品質以及健康照護益趨重視下,寵物平均壽命持續增加,因此長青犬貓之銀髮族群也不斷攀升、再加上高風險品種大量繁殖的情形下,犬貓心臟病的數量亦持續增加。

由於心臟病變發生初期不易查覺,往往等到病症出現甚至發現時已是最後階段的心臟衰竭;傳統以來一直被沿用的診斷方式,包括詳細病史,聽診理學檢查,心電圖及胸部X光檢查等,但多半還須以心臟超音波來判斷及追蹤心臟功能,甚至於要以心導管檢查或心肌切片化驗來確認心衰竭病因,而這些檢查不但費用昂貴且費時,因此早期篩檢相當重要,近年來許多研究單位都致力尋找心臟病變及心臟衰竭的專一性生物標誌(biomarker),以作為正確篩檢罹患心臟疾病的檢驗方法。許多報告指出NT-proBNP(N-terminal Brain-type Natriuretic Peptide)可以作為評估心血管疾病的一個高敏感的生物標誌。當左心室功能異常受到的壓力增加時,心肌細胞會分泌荷爾蒙前驅物-proBNP蛋白,經由特定酵素裂解而成NT-proBNP蛋白以及BNP蛋白。由於NT-proBNP蛋白具有以下特性:a. 較長的半生期(濃度較高)1、b. 較高的穩定度(變動量低)2、c. 極佳的特異性(不與其它類型的NPs交叉反應)3;又根據許多臨床研究報告指出NT-proBNP數值與左心室功能異常、心臟衰竭的分期以及預後直接成正比,
換言之,NT-proBNP數值愈高代表心臟衰竭更嚴重;在人類醫學的研究,可應用於心臟病變、衰竭的預警、確診及治療監控,對於心血管疾病(CVD)及死亡具有相當高的預測價值47。而實際運用上,美國更已將其列為疑似心臟衰竭之急症病患之例行檢測8。目前在國內衛生署亦將此高敏感度檢驗系統納入規範,作為診斷心臟衰竭、左心室功能異常的篩檢或是作為心臟衰竭預後之用;許多大型醫學中心如台大醫院、榮總、長庚、高醫等均提供此項檢驗,但目前尚無健保給付需自費。英國
Guildhay公司及英國皇家獸醫學院共同合作開發最新專屬犬/貓心臟病預防、確診及治療監控之定性定量檢測試劑;若以確診為目的,配合X光攝影、心臟超音波及心電圖,經由臨床試驗結果得知犬用NT-proBNP生物標誌試劑的靈敏度和專一性分別為85%及90%9,而貓用NT-proBNP生物標誌試劑的靈敏度和專一性分別為94%及89%10

犬貓NT-proBNP檢測的應用及目的
一、作為例行性的《保健篩檢(wellness screening)》:
      → 評估左心室之收縮功能了解心臟是否有慢性衰竭的可能性
      → 評估心臟慢性衰竭之嚴重程度
      → 評估高血壓病患的左心室病變
二、作為難以判定病因時的《疾病區別及確診(differentiating disease)》:
      → 評估急性的喘息不適是否源自於心臟或肺部及其他疾病(包括甲狀腺亢進、癌症、赫尼亞、氣胸/胸腔積水、氣喘及肺炎等)
三、作為心臟病治療期間《預後之監控(prognosis monitoring)》:
      → 了解冠狀動脈心臟病患者及心臟衰竭之預後情況及治療最佳化

犬貓NT-proBNP檢測的適用範圍及結果判讀

一、高危險群之品種
犬:
   Cavalier King Charles(騎士查理王獵犬)   Chihuahua(吉娃娃)
   Miniature Schnauzer(迷你雪納瑞)   Maltese(馬爾濟斯)   Pekingese(北京狗)
   Poodle(貴賓狗)   Whippet(惠比特犬)   Doberman Pinschers(杜賓犬)
   Boxers(拳師犬)   Great Danes(大丹犬)   Irish Wolfhounds(愛爾蘭獵狼犬)
   St Bernards(聖伯納犬)   Newfoundlands(紐芬蘭犬)   Golden Retrievers(黃金獵犬)
貓:
   American Short Hairs(美國短毛貓)   Maine Coon(緬因貓)   Persian(波斯貓)
 

二、年齡逾六年以上
三、有心雜音
四、有咳嗽、過喘、呼吸窘迫、活動力下降、食慾下降、容易疲勞等症狀
五、需要麻醉前
 
                                                                                                                                                 

犬貓疾病檢測流程